聊城大学四个专业接受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现场考查

2025-04-17 by 许静 刘真真

 

4月14至16日,以东北师范大学李广平教授为联合认证专家组组长的专家组一行24人,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薄存旭、师范类专业认证研究中心主任唐文秀等5人,对我校历史学、思想政治教育、音乐学、美术学4个师范专业进行国家二级认证现场考查。

4月14日,专家见面会在学校第四会议室举行。专家组全体成员,省教科院领导,校领导白成林、胡海泉、房增福、李兆俊、白金山、李华锋、苏明海出席会议。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务处相关工作人员参加见面会。

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白成林对专家组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和办学成就。他指出,教师教育是聊城大学始终坚守的“根”和“魂”,长期以来,学校以培养高素质教师为己任,大力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不断凝练教师培养思想体系,厚植师范生人文素养,创新师范生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师培养教育教学改革,为区域基础教育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专业认证工作启动以来,学校对标教育部专业认证标准,将专业认证过程作为推进学校师范教育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的宝贵契机和重要抓手,切实做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强,大力推进学校内涵建设与高质量发展。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薄存旭在讲话中表示,专家的指导是实现区域与学校师范专业发展的有力推进器。希望专家对聊城大学和山东省师范教育建设进行“把脉问诊”,也希望聊城大学借此机会对师范类专业进行系统检视,将专家的宝贵指导意见融入下一步师范教育改革和教师教育创新机制改革中去,系统推动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

李广平教授介绍了进校考查的任务和要求。他强调,此次进校考查旨在通过校地协同的方式,聚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度把脉。专家组将与学校共同开展教学反思与问题剖析,从完善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环节等维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切实推动专业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效实现螺旋式提升。

专家组就师资队伍建设、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第二课堂的设计等方面问题进行提问询证,学校相关人员现场进行了解答。

集中考查期间,联合专家组对标国家师范类专业认证的8个一级指标、39个二级指标,通过查阅教学档案材料、听课走访、技能测试、集体座谈、深度访谈等方式,对历史学、思想政治教育、音乐学、美术学四个师范专业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考查。专家组共召开各类工作会议16次,听课看课40节,调阅41门课程共计8051份试卷,毕业论文200份,实习实践材料200份。查阅了教学大纲、校院两级各种管理文件、教学档案等支撑材料,考察40名在校生模拟授课测试。访谈校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53人次,学院相关负责人和管理人员47人次。召开座谈会28次,参与座谈的学生代表62人次,教师代表60人次,校友代表和用人单位代表70人次。考察走访教育实习基地4家,与实习基地实习指导教师座谈22人次,集体考察了校史馆、图书馆、教师技能培训中心等实践场所,详细考查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情况。

4月16日,专家反馈会在学校第四会议室举行。专家组全体成员,校领导白成林、胡海泉、房增福、李兆俊、白金山、李华锋,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务处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会议。

李广平教授反馈了联合认证专家组整体意见,专家组组长分别反馈了四个专业的情况。专家组一致对聊城大学认证专业的师范生人才培养的规模、质量和特色予以充分肯定,同时对师范专业发展与认证工作的协调统筹、认证评价问题的持续推进、专业认证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白成林在表态发言中对专家组现场考查期间的辛勤工作和精心指导表示感谢。他表示,专家组对我校师范教育,特别对四个专业的建设,作出了客观、公正、准确的评价,提出了极具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改进要求与建议,这对我校加强学科专业建设、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校将以此次师范专业认证为契机,把认证工作与学校推进各项事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增强育人使命,为国家和区域培养造就更多新时代优秀教师;坚持问题导向,抓好整改落实,全校上下统筹推进,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整改任务;紧抓内涵建设,提升教育质量,持续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建设教育强国、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审核 教务处 党委办公室(学校办公室)

 
commentlink